《哦,香雪》

铁凝

1.背景、情节及主题

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背景,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,叙写了每天只停留“一分钟”的火车,给一向宁静闭塞的山村带来的搅扰,也给一向平静单纯的少女们的心带来了波澜。天生好奇的少女们,每次都以极其隆重的方式一一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,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。

小说重点写了少女香雪的一段小小的历险经历: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,由于对一只可以自动合上的铅笔盒的渴盼,毅然踏进了车厢,用积攒的四十个鸡蛋,换来了一个向往已久的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。为此,她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,并甘愿受父母的责怪。归途的心理描写表明了少女香雪对山外文明的向往,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、摆脱贫穷的心情,还有山里姑娘的那份自爱自尊。

本文展现了宁静、庄严、诗化的自然美;展现了纯朴善良、不屈不挠的人性美;人性的纯朴与环境的闭塞、落后相伴而生;揭示了青春对远方世界不可抑制的想象;⑤城乡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失衡;现代文明对传统山村生活方式的冲击。

2.人物特点

是一个纯洁美丽的17岁的小姑娘,很有求知欲望,是小山村里唯一的一位初中生,她热爱学习,积极乐观,文静害羞,胆怯却刚毅,并且这个姑娘也有很比较强的自尊心,就算因为自身贫穷遭到来自同学的排挤,却依然向往美好,积极阳光。她也是个腼腆胆小却又坚韧刚毅的姑娘,她在车停靠的一分钟里,将自己的鸡蛋换来了向往了很久的铅笔盒,尽管她这样做会被父母责怪,尽管她需要走几十里的公路,尽管她需要摸黑走上回家的路,她还是决定换来那个铅笔盒。她向往走出贫穷,向往城市文明。

3.主要手法

作者选取了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,把叙述者确定在城市人的位置上,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将情节片段加以组接。火车象征着现代文明,它为台儿沟打开了一扇瞭望外面世界的窗口,唤醒了山村姑娘心中的精神向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。

性格鲜明的人物刻画;短暂“一分钟”的叙事,巧妙又完美;诗意的语言。小说风格淡雅,意境悠远,语言清新。这是铁凝的成名作,代表了她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:纯净、清爽的青春气息和诗情画意。

4.作家作品特色

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占据重要的地位,对女性的书写总是透露着时代心声和文学魅力。刻画女性敏感的心灵世界,是铁凝始终怀有的艺术兴趣。总是在历史和文化中来表现女性,铁凝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写了《麦秸垛》和《棉花垛》这两篇小说,后来又写了《青草垛》。铁凝深刻揭示了物质贫困中的女性依然具有的自我意识,及其背后所隐藏着的沉重的历史压力。

《玫瑰门》探讨着中国女性的深刻悲剧,揭示女性如何成为传统父权制的牺牲品,同时又为男性建构的历史暴力所再度裹挟。《永远有多远》讲述北京胡同里年轻女性白大省的生活经历。写出女性内在的自我,她们内心渴望成为另一个更具有女性生命意识,可以获得爱欲自由的女人。

笔下的女性形象都有一种奇妙的素质,那就是渴望抛离身处的环境。在她们平常的外表下,掩盖的是强烈的相异性,拒绝同质化。铁凝笔下的女性形象,与她同时代的其他作家非常不同,她们如此鲜明地具有自己“脱序”的冲动,并且付诸行动,要顽强地成为“他者”。


发表评论